正统太极拳是一种内功拳,专注于培养内劲。如果只是单纯的套路练习而没有内劲的实践,那就只能称之为太极操。内劲和外力的训练效果截然不同,结果也是天差地别。
那么什么是正统太极拳的内劲?它是如何锻炼出来的?内劲的练习与未能练成内劲之间又有什么显著的差异呢?
内劲是源自我们自身的力量,完全不依赖于地面产生的直力或顶撞力。它又被称为“二争内劲”或“对称劲”。在“三虚一实”的基本身法基础上,以腰腹和丹田为核心,通过“内三合,外三合”来产生开合劲和内劲。这种力量的运用与外家拳或现代各种体育运动截然不同,后者通常依赖脚跟地的力量来形成身体外部的肌肉链,从而传递力量。
因此,内劲与外力的根源不同,导致效果也迥然有异。在健身与养生的最终效果上,两者的差距更是显而易见的。值得一提的是,内劲其实是每个人天生就具备的能力,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,任何人都能够重新找到内劲,这并非难事。
展开剩余64%练习内劲让我们能真正识别阴阳的奥秘,并与中医养生之道相互通达,进而进入武医的境界。这不仅有助于开悟和提升智慧,还有助于祛除疾病、康复、延年益寿,并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。
真正令人担忧的是一些误解和对内劲的无知,许多人因为盲目追随以前的所谓“大师”而陷入错误的练功方法中,比如十年不出门,或是先学三年的套路再追求内劲等。内劲是人人都具备的自然能力,只需要简单的方法引导,便能快速理解并付诸实践。
然而,许多太极拳爱好者过于执着于祖师遗留下来的理念,结果却束缚了自己的发展,陷入了无知的循环,浪费大把时间,却仍未领悟内劲的要义。真正运用了内劲的太极拳,身体自然会呈现中正和谐的状态,而不是单纯依赖大弓步的架势,这实际上是在借用地面的力量,并非真正的内劲。
在太极拳的基本身法中,遵循“三虚一实”原则,重心应当稳放在实脚之上,而这只需轻轻接触地面,并不需要依赖蹬地的力量。拳力的来源是上下手脚之间的“二争劲”和“开合劲”,因此打拳的感觉就像走路一般,若仔细观察走路的方式,实际上就是在践行“三虚一实”。
保持“三虚一实”的状态,我们才能做到“触之则旋转自如”,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。目前流传广泛的杨氏太极拳、吴式太极拳等各种太极拳,往往包括大弓步和大马步,这种笨重的架势实在难以体现“触之则旋转自如,四两拨千斤”的能力。
正统的太极拳本该是“立如称准,活似车轮”的境界,这就是身法的一条上下直线,能够灵活旋转,让我们自然而然地实现四两拨千斤。在最近的杨氏太极拳中,大家普遍采用大弓步、大马步、大开架的方式,常常显得沉重而笨拙,打力过于强烈,远离了古典太极拳的理念,演变成了一种慢打的外家拳。
发布于:江西省金多多配资-金多多配资官网-配资炒股评测网-线上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